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标杆院系 >> 正文

透过疫情看新时代“公民道德”的培育(二)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6-01 [来源]: 必威BETWAY [浏览次数]:

培护社会公民的“共同体意识”,需弘扬科学精神、规则精神、平等精神

  马克思曾经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主张,指出在未来那样的理想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此后又对此进行了大量论述。党中央国务院也在2019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要求“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 这里,都包含了社会公民 “共同体意识”的培护要求。

 一个“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人”所组成的,而每一个“个人”进入“社会”,就不能“只见个人、不见社会”。“社会”中的公共事务、共同利益是每一个“个人”的责任担当,履行好这种责任分担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这就是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共同体意识”或者必须共同维护的“社会公共价值”,包括“基于自由、独立和权利意识的公民精神,人们相互间的信任、互助、包容等社会伦理或规范,以及社会的公平、正义、公益等普适价值或公共精神” 等等。

在新时代培护社会公民的这种“共同体意识”需要有科学精神、规则精神、平等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客观的、求真的精神。因为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因此需要在真理面前坚持理性和包容的原则,提倡怀疑、批判思维,宽容不同意见,不迷信权威,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有的滥捕滥吃野物,有的不辨预防与抑制的区别疯狂抢购双黄连口服液、甚至兽用双黄连和双黄莲蓉月饼都不放过,有的对“美国生化战”和“实验室泄露”等“阴谋论”不假思索地偏听偏信等等,都是社会公众缺乏“科学精神”导致偏听偏信、迷信盲从、捕风捉影、谣言乱传、社会失序的根本原因。

 “规则精神”是一种法治的、诚信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和“约定俗成”的规则意识。时至今日,需要在坚持规则正义、公平竞争的原则基础上,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和游戏规则。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有的不听劝阻坚持不戴口罩且辱骂、抗拒检疫人员,有的面对巡查登记仍隐瞒是否去过武汉或密切接触人员的,有的明知聚集性活动增加感染机会仍坚持外出聚餐、探亲访友,有的拒不执行疫情预防、控制措施抗拒隔离等,这些行为就是藐视规则规矩,藐视社会公德、以一己之私罔顾“社会公序”的反映。

 “平等精神”是一种公平的、依存的精神。除了人格意义上的“人生而平等”,法律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外,每个社会成员因为出身、天赋、主观努力等方面的不同也会造成享有社会权利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不同,从而造成财富与地位的不平等,因此罗尔斯提出“程序正义”和“起点公平”的理念。由于私有制或资本特权的存在造成社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事实上的不平等”,因而马克思提出调整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理念。时至今日,在人与自然界动物、植物的相互依存引发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进而导致社会问题的事实,也将促进社会平等理念从“人人平等”向“众生平等”的转变。这次疫情出现的“众生相”中,有的撕扯医护人员吐口水“拉他人垫背”,有的动用父母关系护送回城“搞特殊化”,有的“一刀切”挖路断路、禁止外地人、租房户进入社区涉嫌“地域歧视”,有的“拿鸡毛当令箭”闯入私人家庭掀翻牌桌、对不戴口罩者扇耳光、捆绑游街涉嫌“滥用职权”,有的强制医护人员 “统一剪头发”忽视个体感受涉嫌“道德绑架”, 等等。这些行为显示了部分社会成员罔顾他人平等生命权、自视“高人一等”,缺乏公德心和同理心。而“拉大旗作虎皮”的滥用职权,亦或“一刀切式执法”等行为,就像“绝对平均主义”不顾个体才能和努力程度的区别,强行拉平社会成员的一切差异一样,伤害了弱势群体和少数族群的“平等权益”,破坏了以社会公德为基础的“公序良俗”。

 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社会公共危机的应对来看,一段时期以来部分社会成员的漠视和科研人员对名利的追求甚于对真理的追求,以及科研评价制度异化成利益制度,损害了社会的科学精神。在饶毅教授看来,这也“与我们的好奇心不足有关。中国人不喜欢探求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喜欢探求人与人的关系。” 商品社会资本的支配地位和投机观念,又损害了规则精神和诚信精神。而社会丛林法则,损害了社会的平等精神和依存精神,不利于“共同体意识”的培育。